教工党支部是党的最基层组织,党支部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好坏。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建设好,尤其是要把党支部班子建设好。 (一)要选出一个好支部书记。要把党支部建设好,必须有好的支部书记。因为,支部书记是支部的核心和班长,有了好的支部书记才能带出一个好的班子,这就是核心的凝聚力作用。有了好的支部班子,才能带出一个好的过硬的党员队伍,进而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既然支部书记在支部班子、党员队伍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当好支部书记呢?(1)支部书记要带头学习政治理论,学习党在教育中的各项政策,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明辨是非的能力和科学文化道德素质,支部书记要学会在教育教学中敢于决策、善于决策 的本领,培养开拓进取、善于创新、锐意改革的精神。(2)支部书记要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判断能力,调动发挥支部一斑人的集体智慧,团结同志,办事民主,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相结合的领导原则,议事同大家商量,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乐于奉献,有较强的事业心。(3)支部书记要以身作则,勇于吃苦。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心胸坦荡,不谋私利 ,不搞不正之风,为群众办好事,办事实,在党员和群众中树立自己的威信。(4)支部书记要在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壮大集体经济方面,为群众多出主意、多想办法,帮助群众走上致富道路。 (二)要组成一个协调民主廉洁的支部班子。支部班子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支委的每一个成员都是这个整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为了发挥党支部的整体功能,使党支部一班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产生1+1大于2,而不是1+1小于2的效果,支部班子必须是一个协调民主廉洁的整体。(1)支部班子首先是一个团结的整体。支委会是党支部的核心,要发挥支委会集体的力量,必须精诚团结,减少内耗,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创造性、积极性,使大家在轻松、愉快、 团结的环境气氛中,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献计献策上,放在出主意想办法上,而不是争权争名上。支部成员之间要树立整体意识和全局观念,在工作上互相支持,互相配合,而不是互相拆台,互不信任。班子成员要几把号共吹一个调,而不是各吹各的调。所以,好的支部班子首先是一个团结的整体,融恰的整体。(2)支部班子还必须是一个民主的集体。为了达到支部班子的团结,班子还必须是一个民主的集体。即在这个整体中,每一个成员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对重大问题的讨论、决策,人人都有发言权,人人都有表决权。在表决中要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进行,决策要体现和尊重多数人的意见和愿望。不能由少数人或个别人随意指定,尤其要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集思广益,求同存异。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使每一个成员都能畅所欲言,说出心理话,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样就可以减少工作中的决策失误,使决策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之上。(3)支部班子还必须是一个办事公正、廉洁的整体。支部班子是农村各项工作的核心,要想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减少工作摩擦,支部就要在群众中树立自己的威信,增强支部的吸引力、凝聚力,以党支部的信誉引导群众。而要维护党支部的威信就要以事实说话,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势服人。尤其是要以支部为群众办事实办好事的成绩,为政清廉、不谋私利的优良品质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让群众感觉到支部的决策办事是让人放心的,因此产生信任感。另外,党支部的办事公正,还应体现在扶正压邪,抑强扶弱,为人公道正派,勇于伸张正义,支持好人好事,抵制不正之风上。 (三)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好班子成员。德才兼备的原则是我们党在干部工作中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既要重视干部的政治素质,也要重视干部的才能和特长。当然,“德”和“才”相比较,德是基础,是前提,但又要注重工作能力,一定要“德”“才” 兼顾。那么,应该把什么样的人选进支部班子?最起码的标准是(1)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2)要有带领群众致富和干好农村工作的能力。(3)办事要公道正派。(4)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5)要有群众观念和法制观念。 (四)上级党组织要积极支持、热情鼓励党支部的工作,为党支部壮胆撑腰。对于拒不配合工作,有意给党支部的工作制造麻烦的教职工,上级党组织要积极配合党支部的工作 ,给以严厉的批评教育。教育教职工要理解支持支部的工作,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能够在学校有所得,党支部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大多数牟利,绝不是和人过不去,群众有困难有意见,支部也能体谅他们的难处,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而不是置之不理。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人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局限性,就决定了支部的工作,有时难免会有差错。比如,有时因对事实真相缺乏全面的调查研究,激发了矛盾;有时因工作方法简单,好的动机没有办成好事,相反影响了事情的正确解决。对这些问题,上级组织应当慎重对待,全面了解,不要轻易下结论。要肯定支部工作的动机是好的,造成失误被动,是工作方法简单所致。因此,要积极维护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威信,理解党支部工作的难处。在此基础之上,心平气和地帮助支部分析原因,找出根源,共同探讨改进的方法和措施。尤其是在党支部的工作,处于被动、被人误解的时候,上级组织要及时伸出温暖之手,关心支持他们,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在日常的管理中,对党支部的工作要多帮助,重提高;少埋怨,重引导;少指责,重培养,使支部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五)要针对性的解决教职工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相关问题:(1)重视培养党的后备干部。从长远来看,应当重视培育有潜力的在职教工党员。对情况比较熟悉,容易和群众接近,能及时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突发问题。(2)提高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使他们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