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为推进专业内涵建设,优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领专业高质量发展,经济与管理学院于科研楼508会议室召开2022年度省级教学成果奖申报总经暨专业建设第五次推进会。会议由院长杨馥榕主持,副院长于金娜、各教研室主任及行政秘书参与。
杨馥榕院长针对大家的分享指出,教学成果奖是教育系统为了奖励取得教学成果的集体和个人,鼓励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而设立的最高级别的奖励。它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体现高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本次申报工作主要目的是通过申报,检验之前工作的经验和不足,尤其是让各教研室反思专业建设以及教学工作的缺漏和不足,对提高我院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同时,他指出,各教研室应当从本次申报工作中吸取经验教训,并将其贯彻落实在日常的专业建设、教学、教研及教学管理工作当中,不断完善工作内容,提升工作效能;各教研室应当积极鼓励和引导教师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开展教学研究。而教师应当根据教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提前系统性地谋划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长期坚持,并做好教研与科研成果的长期积累;其次,教研室要学会整合资源、挖掘成果、收集成果、串联成果,为下次申报教学成果奖做好准备工作。会上,陈品冬、邹晓抒及罗雪菲等教研室主任就2022年度省级教学成果奖申报做了工作汇报,并向其他教研室分享了经验、不足与启示。
针对专业建设,杨馥榕院长提出如下要求:一是现阶段学院各专业建设要围绕创业教育型大学为总基调,各专业在课程设置、融合等方面要结合学校办学定位,突出学校办学特色,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拟定修订方案;二是各教研室要立即建立教研室教研工作机制和完善考核机制,不断优化考核方式和方法,细化绩效考核标准,注重日常工作状态,加强考核结果运用,进一步提升教研室的职能发挥水平;三是注重课程思政建设,坚持把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在专业教育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当中,并实行监督及考核机制,保障课程思政落地落实;四是布局新文科、新农科建设,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催化剂”,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整合学院现有专业资源,对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五是对2022年度贵州省“金课”(一流课程)申报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和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