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提升艺术素养,推动设计教育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2025年4月1日上午,体育与艺术学院邀请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邱志涛教授、博士、博导、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专家,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与设计创新”专题讲座。讲座由体育与艺术学院副院长赵金亮主持,学院师生代表参加。
剖析痛点,深挖文化富矿
讲座开场,邱志涛教授借助详实数据,点明行业发展痛点:设计与产业需求、教育与社会实践双重脱节,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转化不足。通过湘黔实地调研,他发现当地非遗纹样、民俗故事等极具开发潜力,“这些文化基因需借助设计创新,转化为产业竞力。”
探索路径,分享成功经验
围绕文化产业发展,邱教授提出 “三位一体” 创新模式:非遗工艺品突出手工价值,文创产品注重量产实用,快销文创聚焦场景消费。以台湾诚品书店为例,他阐述跨界思维的重要性。在乡村振兴方面,邱教授分享湘赣边红色振兴案例,十八洞村牛肉通过文化符号转译,附加值提升300%。
重视教育,播种设计价值
身为设计教育领域专家,邱志涛教授强调“设计播种”理念:设计教育不仅要培养技能,更要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他介绍,湖南工业大学团队通过“设计下乡”,在多个乡村建立产学研基地,将创新理念融入乡村建设。
互动交流,赋能产业发展
讲座尾声,邱教授总结文化产业发展四大启示:文化是根基、设计需跨界、乡村是主战场、教育要实践。在互动环节,师生围绕非遗活化、IP 商业化等话题与邱教授进行了热烈讨论。
此次讲座为师生提供了学习交流契机,助力区域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未来,学院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深化产教融合,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