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赋能,共探艺术基金新征程 《符号、记忆与图像的诞生》讲座圆满举办

小编 2025-04-18 0

为提升我校教师在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申报方面的能力,促进学术研究与艺术创作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学校科研工作的高质量发展,2025年4月17日,贵阳人文科技学院科研处、体育与艺术学院共同邀请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杜怡蒙博士、教授开展了以《符号、记忆与图像的诞生》为主题的学术指导交流讲座,讲座聚焦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为我校教师带来了前沿的学术理念与宝贵的实践经验。本次讲座由贵阳人文科技学院科研处处长王伟杰教授主持、学校相关专业教师参加。

杜怡蒙教授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贵州画院特聘研究员、贵州省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副主任、贵州省女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贵州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贵州世居民族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多彩贵州文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智库专家、贵州省锦绣计划智库专家;于《光明日报》、《美术观察》等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及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多项,并取得了丰硕的项目成果。

在讲座中,杜怡蒙教授以其主持的国家艺术基金集体项目 ——《符号与记忆》贵州精品苗绣为例,深入剖析项目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为我校教师提供了极具价值的项目指导与申报讲解,为学校国家艺术基金的统筹工作及教师项目申报、组织工作指明了方向。

杜怡蒙教授详细分享了项目团队对贵州少数民族非遗工艺 —— 苗绣的研究成果。她追溯苗绣从古至今的纹样演变,如鸟纹、鱼纹、漩涡纹、太极图、阴阳纹、青铜器纹样等,揭示了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碰撞、交融的历史脉络,强调了少数民族纹样背后蕴含的生命哲学、民族信仰与文化传承,让在场教师深刻领略到苗绣深厚的文化底蕴。

杜怡蒙教授通过展示丰富的苗绣作品案例,介绍了苗绣多样的工艺绣法、严谨的工艺流程及独特的工艺美术特点。她还分享了项目前期调研的经验,讲述了选题确定后大量准备工作的重要性,为教师们开展项目筹备与调研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讲座现场,杜怡蒙教授播放了项目最终结项的巡回美术展出及民族秀场的视频资料,让教师们对项目实施流程与结项标准有了直观、清晰的认识。

讲座尾声,杜怡蒙教授对国家艺术基金不同赛道、项目种类的申报要求、条件及注意事项进行了全面梳理与深入剖析,为教师们即将开展的申报工作搭建了清晰的框架,点明了关键细节。

杜怡蒙教授在讲座中特别指出,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和鲜明的地域特色,无论是民俗文化、建筑文化还是工艺文化,都蕴含着极高的研究与传承价值,鼓励教师们积极挖掘、学习。

通过本次讲座,极大地激发了老师们的科研热情,为校园学术生态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在今后的科研道路上,我院教师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秉持创新精神,不断探索新的研究方向与方法,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做出更有价值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