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中美相处之道 共筑安全发展基石
2025年4月14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剑云教授以“探寻新时期中美正确相处之道”为题,在自信114教室为贵安新区消防队贵安支队花燕路消防救援站消防员代表及城乡规划专业等200余名师生作专题讲座,为大家带来理论思辨与实践应用的深度联动。
讲座现场(一)
讲座伊始,周院长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切入,系统梳理了中美关系七十多年来的发展脉络。从“乒乓外交”的破冰之旅到建交后的风雨同舟,从经贸摩擦的波折反复到当前战略竞争的深度博弈,一个个关键节点勾勒出两国关系的复杂图景。周院长特别强调:“历史证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是始终不变的主旋律。”
针对特朗普政府再度执政的影响,周院长结合国际政治经济新变局展开分析。单边保护主义、科技脱钩等逆流,既对中美合作构成挑战,也倒逼双方探索新型相处模式。中国将始终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原则,以发展破局、用对话解困,同时坚定不移维护核心利益。
面对解好中美关系的必答题,周院长指出三个思考维度:相互尊重是前提、和平共处是底线、合作共赢是目标。同时强调:要培养“底线思维与开放心态”,“既要守住核心利益红线,更要拓展人文交流广度深度,让青年成为文明互鉴的桥梁。”
讲座现场(二)
消防救援站指导员王铖同志表示:“消防员需要读懂国际形势,城市规划者更要具备安全思维,今天的跨界交流特别有启发”。“国际关系需要战略智慧,城市发展离不开安全根基。”城规划专业刘同学表示,“这种‘理论+实践’的思政课,让我们既理解‘国之大者’,又掌握‘技之要者’,特别有收获。”
此次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教务处、贵安新区消防救援支队联合举办,体现了我校对“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创新探索,对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围绕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深化合作,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应急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图:电视台
文:吴鲍兰
一审:张容容
二审:唐林鹏
三审:周剑云